預防策略

預防孩子打機成癮的三大建議 (家長篇)

 

為了讓我們的孩子自律又快樂地成長,爸媽宜「管教」與「關懷」兼備。

 

1. 管教孩子有辦法
我們建議爸媽與孩子一起協定打機的時間、地點、遊戲模式以及內容。

時間: 定下時限,包括何時可打機及可以玩多久。以6至12歲小童來說,研究建議每日面對屏幕時間不超過2小時 (屏幕包括電視、電腦、手機等)。

地點: 把遊戲系統放在大廳,確保能清楚了解孩子打機的狀況。

遊戲模式 : 孩子有沒有與網友打機?爸媽宜留意孩子在遊戲中的社交活動,提醒他們避免多人線上模式的遊戲。

遊戲內容: 爸媽須留意內容是否適合孩子,並為孩子提供指引。爸媽可透過評核機構ESRBCommon Sense Media,查閱某電子遊戲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層。ESRB主要協助查閱電腦及電子遊戲機的遊戲資料,而Common Sense Media可協助查核手提電話遊戲的資料。

關於上網做功課: 如孩子需上網做功課,要留意他們瀏覽的網頁及所花的時間。一般來說,小學生不需每晚花數小時上網做功課。

我們亦建議爸媽與孩子訂立一套賞罰制度,以鼓勵他們實踐以上的協定。例如:若他們能做到「做妥功課才打機」,爸媽獎他們1粒星星,若犯規便要扣減1粒星星,當孩子儲到某一數量的星星,爸媽便可給予孩子一些獎賞,以示鼓勵。我們亦建議爸媽為孩子開設一本「好孩子行為簿」,用來記錄孩子的表現,這樣大家便可對進度一目了然。







在建立制度的過程裡,孩子的共同參與非常重要。如當中的內容是經爸媽、孩子共同商討後制定的,孩子自然更樂於遵守規則了,而且孩子可藉此自我反思,學習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。

此外,爸媽宜多留意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。其實,有時管教孩子其中最大的阻力可能來自我們自己。爸媽有沒有督促孩子專心吃飯,但自己卻邊吃邊覆WhatsApp?身教勝於言教,爸媽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態度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。

 

2. 表達關心有妙法
除了協定規矩外,爸媽更要多向孩子表達關心、溫暖,使他們更有信心面對生活,不用再到遊戲世界流連作逃避。

以下是表達關心的好方法:
保持友善: 爸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才更有能力照顧身邊的人。我們可透過笑讓自己心情愉快。我們一直以為:「因為快樂,所以笑」,但原來行為可反過來帶動情緒 ── 因為笑,所以變得快樂!
用心聆聽: 孩子有心事想傾訴時,爸媽應用心聆聽,讓他們知道家人會無條件的給予支持。有家庭作後援,孩子便不用靠打機來減壓,亦不用從遊戲世界裡的隊友中獲取支持與安全感了。爸媽可參閱「愛.關機」實施指南第27頁所介紹的「積極聆聽法」。
表達欣賞:孩子做對了,爸媽多加讚賞。爸媽應具體說出「抵讚」之處,讓他們知道哪些是要保持的好行為。爸媽可以這樣讚孩子:「你應承只會玩15分鐘,而家準時收機,真係守諾言!/真係有自制力!」爸媽可參閱「愛.關機」實施指南第28頁所介紹的正確讚賞方法。

 

 

3. 協助孩子發展打機以外的興趣
孩子沉迷打機,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感到生活沉悶,沒事可做。如要減少他們對電子遊戲的依賴,爸媽宜協助孩子發展打機以外的興趣(如打球、下棋)作取替。爸媽亦可與孩子嘗試反璞歸真,利用簡單的材料(如廢紙),再加上創意,開發有趣的玩意。爸媽可參閱遊戲治療師蔡惠雲所著的《玩出親子情 : 52個親子遊戲》,當中介紹了多項有趣的親子遊戲。

此外,一家人亦可在不同場合,如乘車、等候升降機期間,利用坐著、站著及走路時多做動作, 一起進行「零時間運動」, 以增加運動量 !